《亮剑》里有个挺让人纳闷的事儿:楚云飞的358团运输队,手里家伙事儿不差,好多人都拿着自动武器,结果遇上黑云寨的土匪,居然就这么认怂了,连人带物资都被人劫了。按说真要硬碰硬,土匪那几杆破枪未必占得着便宜,可他们偏偏就缴了械,气得楚云飞后来差点带兵平了黑云寨。这到底是为啥呢?
首先得说地形这事儿太关键了。当时运输队走的那地方,正好是个仰攻的架势,黑云寨的人占着高处,跟占了山头似的,居高临下,想打想撤都方便。运输队呢?拖着一堆物资,只能在底下被动防守,真打起来,人家往下扔石头都够他们受的。这种时候硬拼,纯属拿鸡蛋碰石头,所以先保住小命再说,物资丢了还能再弄,人没了就啥都没了。
不过地形也就是个引子,真正的根儿还在部队本身。楚云飞的358团,说难听点就是支"打工队",跟八路军那种豁出命干的不一样。你看那些士兵见了土匪的反应就知道了,一个个慌里慌张的,根本没想着反抗。对他们来说,当兵就是混口饭吃,命是自己的,物资是长官的,犯不着为了这点东西跟土匪拼命。真打起来,赢了没多大好处,输了可能连命都没了,这笔账谁都会算。
展开剩余49%这事儿从钱伯钧叛变就能看明白。那家伙还是楚云飞的爱将呢,日军就许了个团长的官儿,他就带着一营人反水了。结果呢?两千人的队伍,被李云龙的两个营加个骑兵连就给收拾了,这战斗力能有多强?说白了,这帮人就是乌合之众,顺风仗可能还行,真遇上硬仗、恶仗,跑的比谁都快。
再往深了说,士兵待遇也是个大问题。别以为358团是正规军就多风光,他们属于晋绥军,在老蒋那儿就是"后娘养的",物资装备先紧着中央军,轮到他们这儿早就没多少了。再加上层层克扣,士兵手里能拿到的好处少得可怜。你想啊,拿着这点饷钱,谁愿意真刀真枪跟土匪玩命?反观八路军,虽然穷,但上下一条心,为的是信念,可358团的兵没这股劲儿,自然犯不着拼。
所以这么一看,运输队认怂其实一点不意外。地形吃亏是客观原因,可部队没血性、士兵不想拼命才是根本。要是换成李云龙的兵,哪怕手里只有步枪,估计也得跟土匪干一架,这就是部队性质不一样带来的区别。也正是因为这事儿,才有了后来楚云飞怒冲黑云寨、李云龙为和尚报仇的戏码,说到底,还是部队的精气神决定了不一样的选择。
发布于:山西省香港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