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4年,一场荒诞不经的离婚官司在北平城引起了轩然大波,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讨论的焦点。这场官司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,是因为它的被告,正是北平知名的北大教授——梁宗岱。他不仅才华横溢,而且在学术界、文艺界都颇有名气,因此,这场诉讼成为了北平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。
这场官司本质上是一桩典型的感情纠纷:梁宗岱深爱着一位才情出众的新时代女性,而与他结婚多年的原配何瑞琼——一个几乎不识字的传统女性,无法接受丈夫的背弃,决心为自己讨回公道。没想到的是,在法庭上,梁宗岱这一位学识渊博的北大教授,竟然公然否认了与何瑞琼的婚姻关系,实在让人大跌眼镜。
更让人惊讶的是,在得知何瑞琼决定起诉梁宗岱后,梁的父亲竟然为此事出资了200元,并力挺原配妻子,而梁宗岱的好友胡适夫妇也纷纷出面,支持何瑞琼,帮助她争取合理的权益。街头巷尾的议论纷纷中,人们不禁惊讶:这位素来能言善辩的北大教授,竟然也有落败的一天。
梁宗岱的名字,长久以来都是民国时期不容忽视的传奇。他年少成名,才华横溢,被誉为“南国诗人”,不仅能通中西,还是著名的翻译家和北大教授。他的才学与声望丝毫不逊色于胡适、徐志摩、朱光潜等当时的文化巨擘。然而,尽管他才情卓越,梁宗岱的生活却充满了荒唐与波折。
展开剩余80%如果说,他曾因同情心过度,为一名戏子赎身,却被对方算计,最终导致婚姻破裂,那这一次,他的荒唐经历完全可以用“自作自受”来形容。面对何瑞琼的起诉,梁宗岱显得十分冷漠,而胡适也未能偏袒自己,反而站在了何瑞琼这边。
在众多民国学者眼中,传统的包办婚姻无疑是一场噩梦。尽管梁宗岱早年风流倜傥,意气风发,但他始终无法逃脱父母为他安排的包办婚姻束缚。他从未想过,那个他极为厌弃的传统妻子,竟然会在未来成为他身败名裂的根源。
19岁那年,梁宗岱在即将中学毕业时,收到了家里的信件,要求他立刻回家。当他匆匆赶到家时,发现家人已经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,妻子正是何瑞琼。梁宗岱对这桩包办婚姻感到极度反感,毫不掩饰地表示反对。他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,希望父母能改变主意:他把衣服脱光,站在书房里对着门外的父母大喊:“如果你们再逼我结婚,我就立马跑出去裸奔给你们看。”
听到儿子这么说,父亲气得满脸通红,指着房门愤怒地骂道:“你个不孝子!”年迈的祖母见状,急忙赶来,透过门缝安慰梁宗岱,说:“何家的姑娘长得美丽出众,我们先去看看,如果她不好看,我们就不结了。”梁宗岱听后稍微平静了一些。
大家都知道,梁宗岱对容貌的要求非常高,上学时,他就同时追求班里两位貌美的女生。即使后来当了教授,同事们也曾打趣说:“你要找梁宗岱,一定去找漂亮的女学生,他一定在她们身边。”
隔日,在媒人的安排下,梁宗岱与母亲前往茶馆,见到了何家父母以及他未来的妻子何瑞琼。这一见面,梁宗岱心中不禁暗自高兴,确实,何瑞琼的外貌的确非常出众。于是,两人正式结为夫妇。
然而,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像梁宗岱所期待的那样。虽然何瑞琼貌美,却因为不识字,两人几乎没有共同话题。在梁宗岱心目中,婚后的生活应当是诗意盎然的,应该有吟咏诗词、花前月下的浪漫,可这些都无法从何瑞琼身上找到。失望之下,梁宗岱直接搬到祖母的房间去睡,而新婚的洞房里只剩下何瑞琼一个人默默等待。
显然,这段婚姻注定不会长久。为了重新获得自由,梁宗岱私下对何瑞琼说:“我们分手吧,解除婚约,你可以提条件。”何瑞琼虽然是传统女子,但她并不愿意继续忍受这段没有感情的婚姻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她提出了一个条件:“我想读书,不能一辈子做一个大字不识的女子。”这一点,梁宗岱有些意外,他突然觉得这位妻子并非没有吸引力,于是答应了她的要求:“我会支付你一切的学费,等你毕业后,我们各走各的路,再没有任何瓜葛。”
如果两人真的按这样继续下去,可能会各自安好。但梁宗岱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,再次给自己带来了麻烦。
婚后的半年,梁宗岱凭借自己在学术上的卓越表现,获得了赴法国留学的机会。临行前,他郑重其事地承诺会寄钱给何瑞琼,资助她继续读书。但事实却是,他只寄过一次学费,此后再也没有任何汇款。为了生计,何瑞琼只好变卖首饰,日子过得异常艰难。这个善良、淳朴的女人,以为梁宗岱遇到了什么意外,直到梁宗岱回国后才得知,她一直在默默忍受着贫困与孤单。
而梁宗岱此时,却在法国沉迷于浪漫的异国情缘中,和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子谈情说爱,完全忘却了远在中国的原配何瑞琼。直到他回国后,才意识到何瑞琼一直在为自己担忧,并在心底涌起了一丝愧疚。他终于把她从老家接到身边,才算勉强恢复了夫妻关系。
然而,这段婚姻的裂痕并未消失。1931年,梁宗岱回到北平,受邀成为北京大学的外语教师。年仅28岁的他因其出色的外貌和谈吐,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。此时,他结识了女作家沉樱,后者与何瑞琼完全不同——她才情横溢,性格开朗,让梁宗岱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爱情。
发布于:天津市香港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